【什么是特殊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怎么确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是什么 怎样认定)】飞羽观察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解答内容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解答。
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或者面临即将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而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的尺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非法侵害的情况。正当防卫必须是在遭受非法侵害的情况下采取的行为。非法侵害是指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财产等方面的侵害。2. 即将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在即将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侵害的发生,采取的防卫行为也是正当的。3. 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的。正当防卫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的,即必须是为了防止非法侵害的发生或者制止非法侵害的进行而采取的行为。防卫行为的手段必须是适当的,不能超过必要的范围。4. 防卫行为必须是合理的。正当防卫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超过正当防卫的范围。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正当防卫的范围,就可能构成过当防卫,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之,正当防卫的尺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必须是在非法侵害或即将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和合理的,不能超过必要的范围。
正当防卫的限度标准是什么?在法律上,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正当防卫通常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尺度限制:1、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非法侵害: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非法侵害。这意味着在事后进行的报复行为一般不被认为是正当防卫。2、必要性原则:正当防卫必须是必要的,即没有其他合理手段可以避免或抵抗非法侵害。这意味着防卫行为在程度和方式上应该与当前面临的威胁相适应,不能过度或不当地加以回应。3、合理判断:正当防卫要求行为人在面临危险时进行合理的判断,以便确定非法侵害的存在以及采取防卫行为的必要性。行为人的反应应该是一个合理人在同样情况下的合理判断。4、不得超过正当限度: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不得超过合理的限度。这意味着即使面临非法侵害,行为人也不能进行过度的反击或者采取有损于他人生命或健康的手段。需要指出的是,正当防卫的尺度在不同国家和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于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会因国家、地区以及当地法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面临危险时,最好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或参考相关法律规定,以了解具体的正当防卫标准和法律保护范围。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第一,不法侵害行为是否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第二,防卫人与侵害人的个人具体情况;第三,防卫人所保护权益的大小;第四,防卫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环境条件。“基本相适应说”认为,防卫行为同不法侵害行为,在性质、手段、强度和后果之间,要基本相适应(不是完全相适应),才能成立正当防卫。否则,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侵害行为,造成不应有危害的,是防卫过当。“必要说”,主张以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行为作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只要防卫行为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要的,则无论造成的损害是轻是重,防卫都是适当。如果不是非此不能制止不法侵害,造成不应有危害的,就应认为是防卫过当。“需要说”则认为,防卫是否过当,要以是否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为原则。只要防卫者认为需要,无论实行什么行为,造成什么结果,都是正当的。修订后的刑法将1979年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修改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改为“造成重大损害”,从而降低了界定防卫过当的标准。刑法原有规定的把“超过必要限度”界定在防卫行为同侵害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和损害程度要基本相适应上,不利于对正当防卫人的保护。修订后的刑法总结了实践经验,明确规定防卫行为的力度可以大于侵害行为,在防卫的必要限度上,只要没有“明显超过”,没有“造成重大损害”的。都是正当防卫。这一修订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事实证明,必要说是正确的。基本相适应说已经过时。需要说主张对防卫手段不加任何限制,其与刑法所规定的精神不尽相符,因而也难以成立。如何正确理解和确定“必要限度”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必须正确把握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实质和具体标准。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必要限度就是以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必需的限度。对于防卫手段来说,其力度大于侵害力度是合理的。但防卫并非没有任何限制,“足以制止住不法侵害所必需”,本身就是限制。一般说,“足以制止住”这个限度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有三种情况:(1)能用较缓和的手段制止住不法侵害时,就不允许采用激烈的防卫手段。比如对于徒手的侵害,通常是无需动用器械致人重伤、死亡的。但是,如果侵害者身高力大,防卫者身单力薄,在弱不强敌的特殊情况下,有时用器械防卫徒手的侵害,也应当认为是必需的。(2)为了避免较轻的不法侵害,不允许防卫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比如。甲抢走了乙的一条围巾,乙给甲几拳夺回了围巾也就可以了。如果乙再捅甲一刀就过当了。因为防卫的目的是避免或者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利益,而不是要对侵害者进行报复或者法外的惩罚。(3)对于没有明显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国家和人民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为,不允许采用重伤、杀死的手段去防卫。例如,扒手某甲伸手掏某丁的一个钱包,丁发现后用铁棍把某甲打死了。这不是足以制止住这种不法侵犯所必要的,因而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防卫过当行为。对于防卫行为是必要还是不必要,不能以防卫者的主观认识为标准,只能以客观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要从实际出发,把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考擦。因此,必须查明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后果、,不法侵害者个人情况,防卫人所保护权益的大小、防卫人的处境等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由于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没有防备,精神极度紧张,情况又十分紧急,必须立即作出反应,在这种刻不容缓的一瞬间,一般很难立即判明不法侵害的确实意图和危险程度,往往没有条件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甚至也难以预料防卫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对正当防卫行为不宜提出过严的要求。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是为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的,就应当认为是正当的合法的防卫行为。如果防卫行为不是一般超过而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则属于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以上为飞羽观察网小编整理的【什么是特殊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怎么确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是什么 怎样认定)】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飞羽观察网。